(资料图片)
在厉以宁家做客
□ 卞毓方
数载坎坷志未消,登山且莫问山高。野无人迹非无路,村有溪流必有桥。风飕飕,路迢迢,但凭年少与勤劳。倾听江下涛声急,一代新潮接旧潮。
——《鹧鸪天》
这首诗是厉以宁赠给女儿厉放的。个中有激动,有期待,也有自勉。自勉?是的。厉以宁拧着油瓶,走近来指点说:“《开放时代》杂志问我经常用什么话来自励,我告诉他们就是这两句:‘野无人迹非无路,村有溪流必有桥。’”
这是他在学问王国坎坷跋涉数十年而不迷的信条。
听说我也是诗词爱好者,厉以宁又从书橱里找出一大叠旧作,然后迅速退进厨房,一边炒菜一边接听电话,间歇还回答我的提问。
略翻一翻,欣然有感。厉先生的词,正如他的姓名“凌厉而出以宁静”所暗示的吧?清丽、明净是不必说的了,雄浑、高迈、遒劲等等,却是藏而不见的,显山露水的只有质朴;质朴到让浮躁者疑为平淡。
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
厉以宁说,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过金戈铁马的生涯。他出生于1930年,原籍江苏仪征,成长于抗日期间被迫往返迁徙的路上,高中毕业后,在湘西沅陵一个消费合作社当会计。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北大这摇篮很重要。”他从厨房探出头来,“这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思想之树本是繁枝丛根的,文化之源本是多元的嘛。”
“咚、咚、咚”,有人敲门。放着门铃为何不按?门开了,是来自山东的一位基层干部。他说俺那儿正搞股份制,刚开头,不知咋闹,早听说厉教授厉专家“厉股份”的大名,特来邀请去讲课。
厉以宁说道:“我是走不开的。我是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讲课。你大老远的跑来,先坐下,这里有盘录像带,是关于股份经济基本知识的,你先看看,待会儿我们再谈。”
人们熟知今日的厉以宁:北京大学名教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等等,殊不知他直到将近五十岁,还默默无闻。
这里有两首小诗,都是作于60年代末的,记载着他在默默中的“鹰击”“燕翔”和强毅、乐观。风格么,自然都是“看似平常最崎崛”的。
其一为《唐多令》──隔江遥望故乡仪征有感:
风雨小桃园,杏花深巷边,遍池塘一色浮莲,年少只知乡里好,看新笋,竹林前。鹰击九重天,燕翔路几千,半箱书伴我尘烟,从此应知天下秀,心已到,五洲间。
其二为《破阵子》:
乱石堆前野草,雄关影里荒滩,千嶂沉云昏白日,百里狂沙隐碧山,此心依旧丹。隔世浑然容易,忘情我却为难。
既是三江春汛到,不信孤村独自寒,花开转瞬间。慨对风雨故园,心仪三江春汛,神驰八极,精骛万仞。
历史圆了他的梦,80年代以来,他终于以一个因长期砥砺、积累而成熟了的经济学家的智慧,参与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进程。
“厉以宁教授是中国经济理论界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经济观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随着录像带的转动,荧光屏上显示出厉以宁在讲坛上授课时的图像,“1.所有制改革论;2.第二次调节论;3.平衡非目标论;4.经济学研究三层次论;5.经济学创新论……”厉以宁快步走过来,瞧了眼图像,对那位山东同志说,“对不起,不是这一盘。”边擦手边说:“我这再给你找。”
“丁零零”,电话又响了,厉以宁转回去接电话。身后,门铃声叮当有致,这回轮到我去开门。
厉以宁很忙。他每天不到6点便起床,听完早间新闻,立刻投入写作,通常都要写一千多字。白天的安排,则更紧张了。所以他常常亲自下厨房,他把这看作是一种精神放松。
“这样炒出来的菜,还香么?”待送走两位不速之客,宾主终于坐到了餐桌之前,我忍不住想调侃一下。厉以宁却不知心驰何处,显然答非所问,他说:“你不想来一杯酒么?”
厉以宁的文化魅力,与其说是他的经济学理论,莫如说是他的诗词。
在笔者看来,他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清”和“真”。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厉以宁等待的日子终于到了,他有《木兰花·校园初春》(1978)一首,记述当时的喜悦:
湖边残雪风吹去,
墙外麦苗青几许,
一行燕子报春来,
小径花丛闻笑语。
黄昏忽又潇潇雨,
乍暖还寒何足虑,
隆冬已尽再难回,
历史无情终有序。
词句含蓄清亮,感情真挚浓烈,从诗里可以看出,厉以宁正摩拳擦掌,踌躇满志,准备放手大干一场。
1980年,改革初起,厉以宁参与了经济理论界的一系列论战,这时,诗词就成了他得心应手的武器。比如下面这首:
七绝·无题
隋代不循秦汉律,
明人不着宋人装。
陈规当变终须变,
留与儿孙评短长。
以清朗、清爽的寥寥数语,和盘托出社会发展的真谛,一经发表,就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依据的是一册《厉以宁诗词选集》,概而言之,文革结束,厉以宁诗情澎湃,创作了大量精彩作品。厉以宁的诗,知性重于感性,扮演的是智者的角色。本文仅选两首,略窥其文采风流:
七绝·无题
日升日落孰为先,
月缺并非月不圆。
山景总须横侧看,
晚晴也是艳阳天。
(1978年)
七绝·广东新兴国恩寺
六祖堂前悟性生,
菩提明镜意中成。
此心长似清泉水,
处处无声即有声。
(2002年)
说是清明、清澈、清逸,都不为过;字字如真金纯银,语语呈真知灼见。厉以宁有一番人生解悟,可以作为上述两首《七绝》的注脚。他说:
“解悟人生,重在一个‘悟’字。悟了,就心静了;悟透了,就心安了。
“无声并非胜有声,无声就是有声。只要对人生有所解悟,任何回忆都不会引起伤感,即使是伤感时光流逝太快。只要解悟了人生,就会更加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日出日落,潮升潮退,花开花谢,谁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山景总须横侧看,尽管同一个地点,日出的同时不可能有日落,潮升的同时不可能有潮退,但世界这么大,海洋这样广阔,此处日出,彼处不正日落吗?此处涨潮,彼处不正退潮吗?至于花开花谢,那就更有意思了。花的种类繁多,这种花已在凋谢,那种花正在绽放,这是常见的。同一种花在同一个地方,也有边开边谢的。
“花开也是花飞日,月亏且作月盈时。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对人生的解悟。”
(本文已在原作基础上加工整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