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游艺项目,尤为年轻人喜欢和追捧,消费人数逐年递增,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资料图片)
“剧本杀”的核心内容是一种特定情景下基于行为表达的智力竞逐游戏,无论线上线下、圆桌式与场地式,参与者一般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剧本”,演绎不同角色,完成故事情节。而故事多围绕一踪“命案”展开,最终以找出“真凶”结束。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剧本,但多以悬疑、惊悚,富有情节,充满故事情,需要进行心智博弈为“卖点”。顾客在其中,通过塑造角色,完成表演。在此过程中,顾客以角色的心理与行为去展开故事情节,获得的是一种心理与精神的独特消费体验。据说,这种由身份演示而带来的心灵置换,对于现代高节奏、强竞争社会中或多或少有所焦虑与紧张的年轻人,是一种难得的休闲与放松。
“剧本杀”之所以风行,与其说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心智需求,不足说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顾客的角色地位,让其有比较强的“参与性”,从而实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观念,以及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
但目前的“剧本杀”在内容方面纯属虚构,并无生活原型,也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相反,其惊险、凶暴,甚至色情环节,还会对人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将其引入旅游工业建设,进行改造与重塑,无疑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发挥更大的作用。
笔者曾将旅游工业分为“工艺游”与“文艺游”两类,虽然指向有所不同,但都以顾客的深度参与为特点,只不过体验的内容与方式稍有不同。其中,“文艺游”可以与“剧本杀”实现较好的对接与融合。
所谓“文艺游”,就是借助以现代技术支撑的大型情景剧,表现工业主题,通过有游客参与的沉浸式表演,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以加大游客的体验式消费力度。可见,旅游工业中的“文艺游”一方面要有故事情节与情景,另一方面要有顾客的深度参与。凡此两者,均与“剧本杀”有着较大的相似性。
但不同之处在于,旅游工业中的“文艺游”演绎的是一种工业故事,展示的是一种奋斗精神,给予的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完全不像“剧本杀”中的那些虚构的荒诞、甚至有害的故事情节。不过,“剧本杀”讲究故事性、富于探索性的特点,则可以为“文艺游”所借鉴与采纳。
具体而言,“文艺游”可以围绕工业故事,设置不同的剧本,供游客选择,参照“剧本杀”的模式进行“消费”。但“文艺游”中的剧本不会有“剧本杀”中的“命案”情节,而代之以展示企业员工的工作风貌、奋斗意志、爱厂报国精神的纪实性故事。这类在一般人看来非常“正面”的故事,其实也可以按照“剧本杀”的套路去设计。比如“劳模评选”“厂花评比”“车间爱情”等都是通俗易演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脚本比较好写,其中既可以增加一定的悬疑色彩,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博弈与竞逐环节。
这些故事虽然也是编的,但却并完全虚构杜撰,可能是某一个真实故事的改编,也可能是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真实故事的合成,反映的是工厂生产生活的集成性情节与面貌,展演的是一代人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再进一步得升难度,旅游工业中的“文艺游”还可以编纂、演绎工厂中的生产竞赛、科技攻关故事。但因涉及具体的工艺知识、技术方案,需要游客在前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专门学习,以利故事的顺利展开。这方面的演艺,自然有助于形象而又动态地展示中国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深刻理解中国工业奋进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使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不仅可学到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
目前的“剧本杀”一般参与人数不超过十余人,空间狭小,情节相对简单,将其引入旅游工业,不仅可以改变其内容,而且可以扩大空间,增加参与人数,丰富故事情节,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与心身满足。
“剧本杀”目前的营业场所随机性强,缺乏统一规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将其引入旅游工业建设,无论在人员配置、空间环境,还是安全设施方面都会得到较大改进,从而使得消费安全系数大为提升。
(李玉: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