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以蚕为媒,农文旅融合发展“破茧成蝶”
江南时报讯近日,江苏3个案例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江苏苏州市吴江区谢家路村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蚕丝之乡化茧成蝶”案例名列在内。
金色油菜花一望无垠,清澈湖水碧波荡漾,沿河民宅古朴清新,湖景室内蚕桑相关文创别具一格……谢家路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北部,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原乡,北靠长漾湖、南拥周生荡,宛如一片桑叶怀拥于两水之间,形成“两湖抱一村”的自然生态格局。
为突破传统乡村单一发展模式,推进旅游资源深度利用,谢家路村全面拆除环抱村庄的长漾湖、周生荡湖中的“三网”,打通湿地公园河道内循环,发挥湿地自净功能,修复生态岸线,保障震泽长漾片区风貌整体和谐,水鸟、鱼类资源不断丰富,实现湿地生态游览功能。
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村内一处甲鱼养殖场也正脱胎换骨变身成为桑基鱼塘,岸上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作为桑树肥料,建成一条生态循环链,进一步发展休闲、垂钓、观光等农旅产业。
结合油菜花开、稻田丰收等节点,近年来,谢家路村举办“水韵谢家菜花季”“农民丰收节”“长漾之约稻田艺术节”等大型活动,让群众和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田园之乐、丰收之喜,村里也实现旅游、农业双丰收。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谢家路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成立谢家路农业专业合作社,围绕有机水稻田打造集水稻种植、农业观光、生态居住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此外,还创立“水韵谢家”品牌,将村里的大米、手工蚕丝被、米酒、酱肉、菜花头等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补齐蚕桑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传统蚕桑产业“破茧成蝶”。依托本土资源优势,谢家路村布局“蚕桑+”的发展战略,先后建成蚕桑学堂、自然教育中心和乡邻中心三个建筑组团,让乡村旅游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
目前,5公里的乡村景观外部道路将蚕桑园、谢家路和周生荡串联成有机整体,以点带面辐射沿线,打造独具文化主题和山水风貌特色的乡村风景带,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水系环绕,繁花盛开。漫步花路、听到风铃叮咚;小栖凉亭,闻咖啡飘香。随着“苏小花”田野咖啡吧、“初莲”乡邻中心、“柴米多”农场等特色业态的引入,谢家路村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餐饮住宿、游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休闲旅游乡村,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迎来大批游客。
“在菜花地里喝茶,在民宿里吃晚餐,我回忆起在谢家路村的假期,留恋不已。这里很适合家庭旅行、亲子旅行或与几个朋友一起度假。改变了我们对传统乡村的印象,如此美丽浪漫的景象实属罕见。”游客陈女士说道。
下一步,谢家路村将重点突出农文旅结合、循环发展的导向,推动特色产业生态化发展。以“走乡村、游古镇、品生态”为主线,推动产业多功能融合,建设蚕桑文化休闲新走廊。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