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江苏展区集中展示江苏国家文化数字化实践的突出成果,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成果、大运河数字云平台、知识图谱,沉浸式空间、数字虚拟人、元宇宙等数字化手段赋予内容新体验。
【资料图】
本届文博会,江苏展区展示了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阶段性成果——1002册《江苏文库》。
现场四层书架垒满《江苏文库》出版物,蔚为大观。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自2016年启动,计划用10年时间,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3000册,目前已出版1002册。2023年计划出版超过280册。
《江苏文库》收录了大量展示江苏各地文人著作、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和生活图景的图书文献,显示了江苏人的乡土记忆。精心选编与创造保护相结合,充分挖掘典籍的时代价值,选编人员本着“为国存史”的初心,坚定文化自信,以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沉稳务实的工作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攻坚克难,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冲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江苏人文荟萃,文化巨匠代有人出,彪炳史册;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境内平畴千里,丘陵起伏,河网纵横,村落棋布,江南江北旖旎秀丽的风光;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代代相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这些宝贵的中华文明记忆都将在《江苏文库》呈现。
当然,如此浩瀚的书籍,并非只能通过纸质本阅读。来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展区,在《江苏文库》数据库,可一键通晓千年文脉。
数据库目前可在线阅览《江苏文库》前四批出版的所有图书,共726册,其中包含排印本图书169册(总字数约6300万字),影印本图书557册(图片总数约50万张)。去年出版的第五批图书正在数字加工中。据统计,已有40多家图书馆开通《江苏文库》数据库。
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书目信息等知识元的关联,将古籍文献、学术研究成果、知识条目有机结合,建立立体化知识系统——数字化的图书,实现了纸质版更强大的功能。
浩如烟海的传世古籍,是历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如今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文化永续传承。
除此之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还展示数字中国·大运河文化数字资源库和大运河、长江文化研究出版物。
主要依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中国运河志》初步建成的“数字中国·大运河文化数字资源库”,涵盖有关运河历史的文献、研究著述、地图、图片、音视频等资源,是国内首个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建设而成的运河专题数据库。旨在打造江苏特色文化名片,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为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撑,实现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出版物展示“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中国运河志》《长江历史图谱》、“水韵江苏系列”等志书。其中,“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已经出版了《大运河画传》《长城画传》《黄河画传》《长征画传》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投资千万余元,历经近十年,组织权威专家修纂的《中国运河志》,配套建设“数字中国·大运河文化数字资源库”,立体开发、融合发展、多元发布,建设权威、专业、全面、智慧的大运河文化知识基础服务工程。
围绕党建引领、文化振兴、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以及产业振兴5大业态,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五大板块最新建设成果公布,目前已经建成415个智慧广电乡镇,今年计划再建设240个,服务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江苏有线正着力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的云平台、“三库”及文化专网的建设,并全面落实工作部署,已率先完成了华东区域中心一期建设。依托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成果,有序开展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一体化机柜等文化衍生产品研发,其中文博会现场展出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一体化机柜,是基于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研发国家文化大数据一体化机柜创新产品以技术赋能文化,助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广电媒体融合,解锁更多新玩法。
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XR虚拟演播室,来一场莫高窟沉浸之旅,互动体验如临其境;与虚拟数字主持人互动,了解江苏广电数字化成果和内容产品。通过新的技术和手段让内容产品有新意,实现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的全媒体有效传播。
由魔法工坊带来自研的第五代魔屏产品,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魔屏搭载互动功能,观众点击作品即可观赏经典作品内容。呈现《人世间》《大考》《数风流人物》《王牌部队》《妈妈在等你》《北上》《江河之上》等一批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跟踪(资助)项目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剧目,以及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江苏演艺集团、江苏电影集团联展的《中国医生》《瞿秋白》《河边的错误》《觅渡》《革命者》《我在岛屿读书》《子夜外卖》《装台》《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烛光在前》《潮起东方》《珍珠塔》《误杀2》等经典作品。利用数字化手段展现江苏文艺精品生产硕果累累,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文投集团在文化数字化领域持续发力,开发出新应用、新场景,拓展新生态。
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是集数字治理、内容聚合、供需对接、产业促进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搭建了“一云五端”平台体系,已发布各类图文视频资料逾80000条,上线文旅产品30000多个。
大运数字文化旅游元宇宙,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的元宇宙平行版。牵手江苏苏州平望古镇,针对游客、原住民和平台用户需求,提供数字世界里的场景、风物、人文,构建起数字时代线上文旅新入口,在文博会现场为观众提供展示体验。
江苏省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则以文化资源要素数字化为引导,支持服务全省各类文化单位开展文化数字化工作,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支撑,促进文化保护、盘活文化资源,以推动新型文化消费为引擎,打造服务于文化数据生产与应用的产业生态。
通过互动触屏,见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弘扬中华文化和展示江苏地方特色过程中的实践成果。“发现南京”城市形象元宇宙展馆,依托元宇宙技术,打造集宣传、交流、展示、互动于一体的线上交流空间,让观众在云游南京过程中增进对南京的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汇聚八方专家、激荡思想智慧、弘扬运河文化,打造“把大运河故事讲给世界听、讲给年轻人听、讲给未来听”的特色IP;视觉江苏数据库,是集图像拍摄、采集、传播为一体的视觉创新融合平台。目前在线图片370多万幅,另有线下珍藏历史资料图片310多万幅,是目前江苏省内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存量最宏大、检索最方便的现代化一流图片产品库;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线上体验活动精彩剪辑,现场观众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华文学校的师生云游江苏,共同开启一段美妙的大运河文化体验之旅。
江苏在文化数字化实践成果卓然,青年人对于弘扬文化也有独有的解读方式。
由东南大学创作的《船影重重系古今——淮安河西造船厂更新改造设计》,为第九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学生组金奖作品。
河西造船厂是本届大赛组委会发布的设计基地之一,坐落于运河古城淮安市里运河北岸。建于上世纪50年代,它见证了运河的历史,自1996年停产至今已沉寂了27个年头。《船影重重系古今》选择该船厂作为设计对象,希望以运河记忆为媒,将其重新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之中,使船厂成为现代城市中运河记忆的叙说者。以“船影”为设计脉络,延伸和关联千年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集中展示江苏国家文化数字化实践的突出成果,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成果、大运河数字云平台、知识图谱,沉浸式空间、数字虚拟人、元宇宙等数字化手段赋予内容新体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