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近日,由江苏省美术馆自主策划的特展“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正式开展。该展聚焦20世纪中期江苏传统山水画的转型之路,分“新征程”“新天地”“新笔墨”“新写生”四个篇章,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发展的辉煌成就。展览汇集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无锡博物院收藏的20世纪中期活跃于江苏山水画坛的近四十位艺术家作品,同时搜集相关史料,建构起图像与文字、作品与文献之间的视觉逻辑,全面呈现十七年间江苏山水画的发展面貌。展览共展出百余幅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画家珍品,其中近三十件是第一次公开展出。
第一篇章“新征程”是对十七年江苏山水画坛发展历史的梳理,挑选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同时搜集整理旧画册、老报纸、评论文章以及照片等相关史料,使文献与艺术作品相互印证,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的艺术氛围与时代气息;第二篇章“新天地”多选取全景式大幅山水,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强烈艺术感染力,展现江苏新山水画中三类最主要的题材:“江南图景”“领袖诗意”与“革命圣地”,突出这一时期江苏画家在山水题材与笔墨意境上的革新成就;第三篇章“新笔墨”采用对比式的展示方式,或表现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变化,或表现不同画家在创作相同题材时的风格差异,或表现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展现江苏画家在笔墨技法上的探索过程;第四篇章“新写生”集中展现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江苏画家的写生作品,表现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与人民鲜活朴实的日常生活。
记者了解到,该展为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江苏自古人文荟萃,翰墨生辉。1949年,随着国画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江苏画家义无反顾踏上为传统山水谋求发展的新征途。他们深入现实生活,创造性地发展传统,以崭新的笔墨形式描绘祖国山河新貌,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领域。展览从时代背景、创作观念、绘画题材、笔墨语言、写生活动等多个角度追溯地域画派的发展历程,希望以此为切面揭开20世纪中期中国画坛的伟大变革时刻,引导观众思考“笔墨当随时代”的当代意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关资料图)
展览将持续至6月24日。
部分展出作品赏析
傅抱石 强渡大渡河 62cm×109.3cm 1951 南京博物院藏
蜀山游记 林散之 68cm×34cm 1964 江苏省国画院藏
罗尗子 山村雨后闲人少 纸本设色 133.2cm×76.1cm 1962年 南京艺术学院藏
刘海粟 黄山人字瀑 纸本设色 41cm×62cm 1954年 南京艺术学院藏
虎踞龙盘今胜昔 宋文治 96cm×257cm 196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钱松喦 延安颂 纸本设色 110cm×69.5cm 1962年 无锡博物院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