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让“和羹之美”拥有新滋味
端午节前夕,苏州市民李莉女士为了给2岁儿子购买“五毒衣”和虎头鞋,辗转多个街巷店铺,最后在南浩街一家店才买到。同时她还发现,街面上手工制作的粽子和香囊也很鲜见。
当粽子和香囊走进工厂生产车间,当代表传统端午文化的“五毒衣”和虎头鞋难觅踪影,是不是说明端午文化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不然。正如民俗学专家所言,端午习俗的传承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具有“时代性”和“变异性”,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习俗的传承也在改变。如香囊,现在有刺绣艺术家做出了“缂丝香囊”,既吸引眼球又有保存价值,这也是一种传承。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文明有着突出的创新性。从不因袭固化,始终在与时俱进中追求文化表达的丰富多元,这是端午的本色所在。站在历史长河“岸边”端详,端午这一古老节日早已被赋予多重意义。浴兰节、诗人节、龙舟节……如此多的别名,直观诠释着端午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张力。从地域视角看,端午节又有着“百里不同俗”的多彩图景。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中国端午节,就由“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涉及三省四地。端午节俗具有典型的“和羹之美”,形状不一、口味各异的粽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让地处大江南北的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过节方式。
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正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今,端午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互动交融越发深入,节日“物语”变得更加丰富。我省有地区将地方端午文化以艺术化的形式送入“元宇宙”,一款数字藏品吸引超万人次参与抢购;有地区遵循“非遗+电商”思路,通过“把非遗带回家”直播带货,达到以文兴商、以商促文的良好效果。在南京,每年端午节前后,外秦淮河这条“水上黄金赛道”上,龙舟运动与水木秦淮艺术街区紧密联动,“文、商、体、旅、艺”深度融合,营造了消费新场景,“秦淮河上赛龙舟”成为一个颇具人气的“新民俗”。
植根生活土壤,与人民美好生活同频共振,文化才能拥有勃勃生机。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达到1亿人次,这一旅游数据折射出端午文化庞大的“群众根基”。为了让游客更好体验端午文化,诸多乡村旅游景点为划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民俗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落地场景,将端午文化“磁吸力”充分释放。以携程度假农庄为例,端午假期总体订单量同比上涨191%;相比今年“五一”,端午期间游客在携程度假农庄的平均停留间夜增长22%。
昨日之非遗,也曾是昨日之潮流;今日之非遗,更应有今日之风尚。让我们携手,赋予端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端午节常过常新,让端午文化始终站在时代舞台中心。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