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应踩着时代的鼓点前进”
鲁奖得主李春雷在南京西善桥开讲
【资料图】
“真正的文学,是用自然、真诚的笔调反映世道人心。”6月25日,“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16回在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举行。新世纪以来唯一两次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李春雷做客初见书房,与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学术主持李徽昭及现场读者朋友,畅谈一种与我们看似疏远实则息息相关的文体——报告文学。
重新认识一种文学体裁
李春雷是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潜心短篇报告文学创作的他,被誉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说起报告文学,李春雷觉得社会对于这种文体有一定认识,但也存有不少误解。
“大多数人认为报告文学不过是拥有几十年历史、融合文学性与新闻性的一种文体。”李春雷说,其实,报告文学前身就是中国的纪传体文学。从古至今,它记录历史、记录文明、记录社会,是中国文学的根本。
“由文学向前看文字,文字的基因正是纪实。”李春雷说,汉文字造字之初,就有象形、会意、指事等功能。刻于甲骨、石头、青铜、竹简等之上的最古老的典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虽然已经湮灭,但内容肯定以纪事、纪实、纪史为主。文学最早的功用,便是用简洁、准确的只言片语,记录事实乃至生命的感受。
随着文字和社会体制的相对成熟,《史记》等纪传文学更是将完整的纪实推到高峰。“正是纪传文学用真实的文笔记录了我们的中华文明。”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新闻业的出现,纪实文学与新闻相互嫁接,诞生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一问世,就直接地承担起为现实呐喊、为真理执火的时代重任,并出现了《赤都心史》《包身工》《1936年春在太原》等名篇。上世纪80年代是报告文学的繁盛时期,1978年刊发于《人民文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开启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滥觞。
由于近年来社会上报告文学作品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加之报告文学的理论界定仍然模糊,这一体裁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与受欢迎度很低。李春雷希望,能有更多的评论家与研究者来深层次梳理报告文学,还报告文学一个更全面、准确的定位。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
报告文学创作难度较大,既要真实,又要鲜活。写得太鲜活难以令人信服,写得太真实容易变成“档案”。平衡难以把握,但写作者仍要坚持往前走。
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细节源于观察和体验的积累;在拒绝虚构的报告文学写作中,细节源于采访的深入。分享会现场带来的《李春雷短篇报告文学精选》,收录了李春雷12篇报告文学精品,字字珠玑,篇篇佳构。李春雷说,文章中所有事件都经过反复印证,每一细节都有人可以作证,没有丝毫虚构。“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写给历史的,所以很严肃地对待它。也希望报告文学能延续司马迁的传统,实实在在去解决问题,记录这个时代。”
“上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生态令人留恋。”李春雷说,就像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轰动全国,影响至今,报告文学应踩着时代的鼓点向前走,回应时代热点与百姓焦点,大胆去剖析。李春雷相信也期待,报告文学会逐渐回归到真正的知识分子写作,产生震撼世人的好作品。
未来属于纪实文学时代
在报告文学写作中,李春雷向往“绝对的真实”。纵然“绝对的真实”并不存在,但他认为,就像真理永远不会到达极致一样,“绝对的真实”代表着一种方向,对它的追求意味着,作家面对世界、面对时间,要写出真实,写出良知。
面对同样的风景,人们同时按快门,其中总会产生绝美的画面;作家的笔有如摄影师的镜头,能否造就好作品全靠个人的功力和选择角度。追求绝对真实,也能写出好作品。李春雷对纪实文学抱有充分的信心。他说:“身处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渴望读到真实、震撼与真情。”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文学是最深层、最综合的。影视剧看着很“花哨”,但它作为表演,呈现生活、思想、人性时就不免有局限,而文学能把人类所有隐秘的东西反映出来。李春雷说:“还得是文字!用真正的纪实文学记录重大历史事件,记录历史人物。”
“未来属于纪实文学时代!”分享会尾声,李春雷向读者表示,“希望大家不管从事什么创作,将来都可以尝试一下报告文学写作。我相信这种体裁,会对你的生活,你的工作,甚至你的生命带来一些改变。”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