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南京市江宁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精准对接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初步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被评为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相继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央媒报道。今年7月,司法部相关领导到江苏调研时,江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是调研点之一。
加强基层建设 服务送到“家门口”
近日,因物业方和劳务方有纠纷而被拖欠工资的30名女工终于有望拿回11万元劳务费。今年6月,30多名在江宁务工的女子来到江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原来因物业方和劳务方发生纠纷,女工们迟迟拿不到自己的工资。窗口值班律师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展相关法律援助,最终于8月中旬促成三方达成调解协议,为受援人挽回11万元劳务费。
(资料图)
上述案例是江宁区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十年来,江宁区踔厉奋发,通过构建“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当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依托“区—街—村(社区)”三级中心站点,江宁构筑起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主干网”。数据显示,近年来,江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年均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万余件,办理法律援助2600余件,办理公证近1万件,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年均化解矛盾近4万件。
聚焦重点领域 工作做到“心坎里”
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后,江宁把目光瞄向“减证便民”“宁博一体化建设”等重点难点领域,攻坚克难,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今年4月,援沪抗疫医生徐女士因无法返回南京办理房屋抵押贷款,面临违约责任。江宁公证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其代书了委托书,指导她完成在线申请、核实身份、视频连线以及文书签署,减免其公证费用。近年来,江宁区持续深化公证办理“最多跑一次”“减证便民”“跨省通办”行动,对6大类15项公证事项中涉及的部分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签名、委托、声明等,做到当日办结、当日出证,当日办结率达70%以上。
围绕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江宁积极作为——2021年,江宁与博望签订司法行政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在丹阳司法所设立跨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两省监狱服刑人员与家属“远程会见室”,着力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和更优质法律服务。
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江宁蹚出“134N”新路径——目前,当地已建立一套人民调解与“一网覆盖”的全要素网格深度融合机制。实施“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江宁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设立江宁、金陵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8·19”老挝特大交通事故法援案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 实事办到“点子上”
一手抓民生改善、一手抓经济发展。江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把实事办到“点子上”。
江宁一家老牌面包糕点生产企业因疫情影响,面临经营危机,在江宁区司法局和江苏六朝律师事务所的帮助下,公司顺利通过10万元电费减免申请和设备补贴款,并获得企业优惠贷款。
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江宁相继出台《江宁区法治民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10条措施》《服务中小微企业10项措施》等助企政策,开展法治助企公益活动,防控企业法律风险、解决企业法律难题。
2021年6月,江宁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江宁区法律服务产业园,创新构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运维管理服务中心以及行政审批、金融、保险、会计、税务、司法鉴定等N家法律服务联盟组成的“2+N”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实现“法律服务不出园”。
深化普法宣传 法治刻到“脑海中”
每天早上,江宁佘村村民王长林都要围着新建成的佘村生态法治广场慢跑5圈。休息间隙,他总爱看看法治广场上的宣传栏、地台标语等,从中学习到许多关于民法典、生态修复、侵权责任、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他说:“法治广场投入使用后,村里法治氛围明显增强!”
近年来,江宁区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度挖掘区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社区,运用展板、横幅、LED、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除了线下阵地,江宁还打造“小司普法课堂”视频品牌,在区政府网站开设专栏,通过案例、情景剧等生动直观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已累计发布微视频100余部,是全市首家以普法视频形式连载的普法栏目,获评全省法治市场建设守法普法类唯一一个优秀实例。
此外,该区还组建全市首个“高校普法联盟”和“新媒体普法联盟”,推出公共法律服务卡通形象“江娃儿”“宁妹儿”普法表情包,不断汇聚流量、增大能量,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接下来,江宁区将真抓实干再出发,担当作为再发力,勇当先锋再突破,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创新,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均等、更加多元、更加专业的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江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桑华玲)
关键词: 公共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