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恭达艺思六十一
言恭达
▲全球化环境下社会审美转型中,书法创作出现了两大方面的变化。
一是重形式的创意。书写的用材、色彩、形制一改传统规范,书艺文字挥洒的空间艺术增设装饰图纹和平面构成的时尚观念,或传导“超现实”,或制作“古遗存”,书展色彩斑斓,强化视觉冲击,调节展示感受,这是当下大众审美的时代使然,是快餐文化与时尚追逐的深层效应,刺激、快捷与新鲜。
二是写意性的强化。情性的外露舒展,尚趣的追逐显摆,“个性化”的创作张扬、奔放、豪迈、激越、热烈……集中体现了时代全民生活方式中的审美情愫。而其暗藏包蕴的狂躁与浮薄也无可奈何地在另一面显现出来。从主流倾向上以书体传承中时代借鉴、互补、融通则开拓了新的写意风貌。如:楷书中融入行书意趣;篆隶的草化倾向;草书的夸张性有度分割空间,率意求变;行草书体的互借互通;汉碑与简书互借的草隶意趣……因此,有效的探索、合时的追求、理念的转换、意趣的生发成为当代中青年书家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这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潜质也有危机……需要我们努力按照传承与发展的规律去把握与引导。
▲这就有两个值得注意并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书法本体艺术语言的向度把握,二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文化认同问题。我曾在2003年《新世纪的迈步——评八届全国书法展》一文中分析当下书法明显存在的两大问题——笔法的丢失与气格的下降。所以,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演进,国展终评的结果呈现多数评委的审美倾向,甚至一种“时风”。探索,极易造成个体对一种时风的追逐与放大,以至催生书坛“风起云涌”。有人说,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的再生,新探索连遇挫折……对此观点,我们需要理智地思考。个性作品期待获得时代整体风格走向的认同,是有深刻的学理条件的,更多的追逐者仅仅浮于书法表象的形式,而没有基于艺术内在的公共文化性、社会性及个体精神性来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