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群众有序就医
(资料图片)
江苏各地打造“云诊室”提供云保障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省各大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翻倍。为了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分流患者,省卫健委发文要求各地做好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成互联网医院147家,具备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医务人员32494名。各地也充分运用创新手段,打造在线“云诊室”,方便群众有序就医。
互联网医院开通“新冠门诊”
“大夫您好!我昨天有点感冒症状,今天早上起来口干、咽痛,没有别的症状,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吗?”“像你这种情况,先在家多休息、喝水,留心观察就行……”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曹敏上午刚来到互联网门诊,这样的咨询就连续来了好几个。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连日来,南京各大医院互联网医院咨询量不断上升。“这几天,互联网医院每天接诊量在500余人次,比平时有所增加,新冠类咨询增加明显。”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副院长屈峰主任医师介绍,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便捷高效优势,为群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医院组织了50多个科室、1000多位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这些科室涵盖了所有临床和医技科室,可以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诊疗。
据屈峰介绍,该院还在互联网医院开通了“新冠门诊”,邀请呼吸、感染、药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在线开展新冠感染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科学就医,避免线下医疗资源挤兑和交叉感染。对一些慢性病、常见病复诊患者,可在线开具处方,药品配送到家。
“药品都有保质期和储存条件,没有必要跟风囤药,更不应盲目吃药。”据该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谢菡介绍,如今退热药、止咳药、抗生素和抗病毒四类药物已经放开,“市民可通过线上互联网、线下门诊等渠道,咨询用药问题,评估用药风险。”
中医师坐诊“治未病云诊室”
12月15日,苏州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了“治未病云诊室”,回应市民对防治当下各类呼吸道疾病的疑问。
“苏州是中医吴门医派的发源地,而‘温疫论’是吴门医派的重要理论,‘治未病云诊室’就是这一中医理论的生动实践。”苏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欧阳卫国表示,“治未病云诊室”设在“治未病科”下面,自开通以来门诊量连连上升。该门诊由专业中医师坐诊,可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具冬季流感及新冠肺炎预防防疫方、防疫香囊、茶饮、养生膏方、足浴包、三九贴,及院内明星制剂。“云门诊一方面可以打消市民恐慌情绪,另一方面线上问诊、药品快递到家等功能也起到了方便就医、避免交叉感染的作用。”
“我周围不少同事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好像也有点咽痛,该怎么办呢?”近日,家住苏州市姑苏区的杨女士在“健康苏州掌上行”APP上进入苏州市中医医院,挂了“治未病云诊室”的号。她告诉记者,考虑到现在就医的风险,还是选择了互联网医院。“他们家的养生膏方、院内制剂我之前就服用过,效果不错,也比较熟悉。”问诊后,该院中医师罗焰然给她在线开了两盒抗病毒颗粒。
据了解,日前,苏州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精干力量,重点打造19家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问诊、慢性病复诊等服务。其中,苏州市卫健委特别开通“发热咨询专家直播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别开通“儿童咨询专线”,有效分流了大医院就医压力。
专家坐镇“12345”解答疑惑
“我已经‘阳了’,吃了布洛芬退烧,还要不要吃其他药啊?”“现在去医院还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吗?”因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市民朋友有诸多疑问亟待解决,其中不乏诸多涉及用药、治疗等专业问题。淮安市近日组织医疗专家坐镇“市长热线”,把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线上答疑线下办”。
“我们从12月6日起联系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抽调13名疾控及临床专业人员承担现场接线任务、10名专家组成综合研判团队,组成了疫情防控服务专班。”淮安市政府便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江静静告诉记者,截至12月12日15时,防控、医疗专家席共接听各类来电731件,在线直接答复市民诉求508件,在线解答率69.49%。
在这样一个医疗机构人手紧张的紧要关头,抽调十余位专家为百姓答疑原因何在?“经过综合研判,防疫‘新十条’政策发布后,社会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政策解释不到位、相关工作跟不上,很可能造成群众的恐慌。”淮安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国强表示,“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能保障百姓及时获得科学、准确的信息,一窝蜂挤到医院反而会造成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所以即便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抽调公共卫生和临床一线的专家进驻12345热线。
平均每天从早9点到晚11点,工作14个小时;平均每天解决140多个问题……赵国强提到,每天接线工作结束后,专家还会对所有的问题分类梳理,再推送给后台团队,形成规范回答对公众发布。江静静也补充,目前12345热线每天受理疫情类诉求1500余件,协同专家跟踪梳理疫情诉求热点,建立了防控政策、疫苗接种、分类用药等知识模块,实时充实热线“疫情政策专题”知识库,强化对热线直接答复咨询问题的信息支撑,力求每个接线员都能“即接即答”。
(记者 王甜 蒋明睿 仲崇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