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1977年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每年5月18日都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这已经成为国际博物馆大家庭一年一度的盛事。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会在这一天围绕博物馆日的主题策划各种富有创意的活动:与受众加强沟通,凸显博物馆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令人们意识到,博物馆是文化交流、文化拓展,和增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加强合作的重要手段。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也是2020年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四次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博物馆日主题。国际博协希望通过今年的主题,强调博物馆对于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贡献,彰显博物馆是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维护社会安定的力量;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社会发生积极的改变,一方面增进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崇尚包容、反对社会孤立。
对于可持续性问题,博物馆首先是重要的社会宣传机构。通过自然史、社会史等领域知识的传播宣教,博物馆积极倡导受众热爱自然,善待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还通过植树造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垃圾等举措,以身作则地打造绿色博物馆,促进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甚至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中,苏州博物馆成为博物馆节能减排工作的试点单位,推动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要求。
对于美好生活,博物馆尽管曾经是高度精英化的机构,但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倡导遗产的普及,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倡导向所有人开放,对贫困人群、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专门服务,让博物馆保存的遗产增进美好精神生活。国际博物馆协会去年通过的新的博物馆定义也强调了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性质。博物馆应该成为社会的稳定器,成为广大受众的精神支柱,从而有利于他们克服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生活。这也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对精神文明的要求高度一致。
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博物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高度契合。我国博物馆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近些年得到长足发展,但博物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长期都被认为是考古、历史等学科的一部分,这既容易忽略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博物馆的需求,更容易重藏品而轻观众和社会。正是面对这样的问题,国际博物馆学院才从一开始就在学科和课程设置上高度重视对于观众的研究,重视艺术等方面遗产对于公众教育和精神生活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优势,打通博物馆学与设计学,从而从设计角度改善观众体验,增进其精神生活。博物馆学院与新华网联合打造博物馆新闻与信息平台《博物馆日报》,同样充分考虑到普通受众需求,推介国内外优秀、新颖的展览,补齐我国博物馆重保存与学术而轻传媒的短板。学院与新华网、上海大学联合开设的《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同样兼顾了从业者学者和普通受众需求。
在可持续性方面,国际博物馆学院向来重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突出博物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人文层面,即发展要以文脉传承延续为基础,现代化不能以抛弃优秀传统文化为代价。国际博物馆学院与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紧密合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人文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其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在气候变化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也应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学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也充分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今年,国际博物馆学院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国际委员会(ICOM-INTERCOM)将签署合作备忘录,发起研究项目“博物馆智慧管理研究”。目前,国际主流的博物馆数字化仍然高度着眼于藏品,通过藏品及其元数据的数字化,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和观众的教育和参与,也有少量前沿项目开始着眼于数字文博在环境可持续性领域的应用。在这些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博物馆智慧管理研究”则进一步开创性地将文博数字化引入博物馆管理领域,倡导和谐的博物馆团队内部关系以及健康的财务管理,可以说是将环境、经济、人文等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整合。
未来,国际博物馆学院还将继续助力我国博物馆界追求可持续性和美好生活,通过即将成立的国际数字文博创新中心等机构,进一步以新技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博物馆受众注入正能量,同时以先进数字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创新,实现我国博物馆事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万万系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博物馆学院院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