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中“升温”人才吸引力
□ 张东海
(资料图)
近日,循着新闻爆款作品《双面“绣”姑苏——人文经济视野下的苏州观察》的“文字路径”,人们再一次走进“姑苏繁华图”,细赏苏州崇文重教与精工重商的“双面绣”,融入苏州“人为标尺 一生之城”的人文“内核”,感受苏州“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想象”的城市温度。这一份温度折射出苏州海纳百川、以人为本的城市品格,吸引着各界人才源源涌入,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能。
多项数据可佐证苏州非凡的人才吸引力:苏州服务人口超过1600万,半数以上为外来者;“七普”数据显示,苏州青年人口规模达427.5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3.54%,占比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也高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苏州近年来人口一直呈现净流入态势,流入人口中青年人群占比达到76%以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城”。
人才“用脚投票”,苏州何以“高票得选”?笔者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这里有满满的诚意。苏州提供全周期人才扶持政策,拥有“拎包入住”式创业载体以及工作生活“一站式服务”。“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来到苏州就是我们的城市合伙人”……这样的诚意,怎能不令人动心?
这里有广阔的就业空间。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苏州市新增就业8.01万人,占江苏省的17.6%,同比增加1.19万人,增幅达17.5%;截至今年4月底,企业用工备案实有人数达545.24万人,占江苏省四分之一以上。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旺盛的用工需求折射出苏州经济的潜力和韧性。据统计,现在苏州每天新增800家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生机勃勃,施展才能的舞台无比广阔。
这里有温馨的人居环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推窗能见绿,转角遇到美”的苏式生活“小确幸”,“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优雅惬意大环境,让每一个家在苏州、驻足苏州的人都能收获美好的生活体验。除此之外,苏州推动“老有颐养、弱有强扶、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善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的发展目标,更让人来得放心,感到“安心”。
这里,有坚持像营造苏州园林一样精雕细琢这座城市的治理恒心和细腻温情。人才对于城市的感知,不会在规划和政策上停留许久。那些在寻常巷陌的所闻所见,那些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节,才是一座城市“俘获人心”的优势所在。“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真实可感的细节能够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走完从地理融入到文化认同的人生旅程,产生“此处心安即吾乡”的情感皈依,逐渐将个体生命史融进城市发展史。
苏州决策者像一个精益求精的调音师,依靠匠心持续修正不和谐、欠温情的“杂音”,朝着以人为本的“绝对音准”持续迈进,锲而不舍地奏响“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动人乐章。随手翻阅“苏州发布”等信息平台,就能看到苏州持续“调音”的动作:今年,苏州全市公共绿色空间计划新增及改造休憩座椅4040座,涉及道路绿化、口袋公园、城市公园等178个项目;日前,苏州试点上线2条通勤公交线路,专为上班族服务,显著减少乘客通勤时间;5月28日,搬迁升级后的苏州图书馆元和分馆重新对外开放,带给市民全新阅读体验……
人才是开启城市创新发展的“金钥匙”。然而,在激烈的引才竞争中,很多城市不乏“诱人”的规划和政策,却往往在推动落地上难以精益求精,在细节优化上“欠些火候”;有的城市想通过提供丰厚的奖励和补贴“一劳永逸”,却难逃“引才容易留才难”的困境。不妨学学苏州,一针一线地“织造”多姿多彩、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在精细雕琢中“升温”城市人才吸引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