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卢征良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尤其是对抗战时期的省营企业进行过较为精深的考察。近来收到他寄来的两本新著——《水泥工业与近代中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9年)和《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方知他又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并且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新成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卢征良的两本书内容相关,而体例不同。前者系一部专题文集,由作者研究近代水泥工业的相关论文融合而成,有概述性的,但更多是专论性成果;后者则是一部专题论著,着重考察1927—1937年间的中日水泥产业竞争,主要从日本水泥的对华倾销与中国民族水泥行业的反倾销切入(事实上,除了日本,苏联水泥也有倾销之嫌,受到华商的抵制),议题非常集中。
水泥被誉为“建筑工业的粮食”,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虽非空白,却也较为薄弱。对于近代中国的水泥、电力、能源之类非传统历史议题,日本学者似乎更为重视,至少启动相关研究要早于中国学界。近些年来,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与日、美学者合作开展中国近代电力与水泥等专题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卢征良早年师从朱荫贵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水泥行业推出两本新著,或许也有师承关系的影响。
卢征良的两本书在议题与思路方面有一定交叉,所讨论的中心内容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水泥业的经营管理,具体而言,又包括水泥业的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与政府管理。就企业管理而言,包括启新洋灰公司、广东士敏土厂、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泥公司等案例;就社会管理而言,除了介绍国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诸如“实业救国”思潮、国货运动等)的刺激之外,还有华商水泥同业组织抵制日本水泥的举措;就政府管理而言,涉及产业政策、关税待遇、贸易制度等内容。
卢征良充分利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藏的未刊刘鸿生企业档案、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抄件与剪报,建国后各大水泥厂厂志、厂史资料,以及大量的近现代专业期刊文献,对于中国近代水泥业的发展历程、行业结构、内外环境下的联合行动,经济民族主义在水泥行业的反响等问题进行了相应考察,重在反映中外(主要是中日)水泥战的实际进程与社会影响。
以往关于近代中外商战的研究多是统而论之,专论中日水泥战的成果似不多见。卢征良的这两部书无论是对于中国近代产业史、贸易史,还是企业史、行业史的研究都具有较大的价值,在学术视野、学科理路方面均不失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新型产业一般都是“师夷长技”的产物,或者说是在“师夷长技”的思潮推动下产生的。水泥与其它现代产业一样,也是近代西方产业科技不断发展的成果之一。
关于水泥的发明,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俄国人,有的说是法国人,但比较公认的是英国石匠阿斯丁于1824年在前人基础之上研究成功的,以其颜色与英国波特兰地区的石块相似,故名之为“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在中国被译作“西门土”“士敏土”,也称作“洋灰”“英泥”“红毛泥”。
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可以和砂石、钢筋等材料胶结成高强度的普通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承重、加固、联结与型塑等功能,被广泛用于道路建设、房屋建造与特殊建筑等方面。在水泥未发明以前,代用品为石灰与泥沙调和而成的混合物,俗称“三合土”,远不若水泥坚致美观。关键是传统粘合材料的强度有限,难以承受巨大重量,且用于水闸堤岸等处,也易被水冲溃。自从水泥发明之后,世界建筑技术为之一新,而后者又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进度。如果没有水泥,城市近代化或近代城市化进程都要受到影响。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水泥市场的扩大。(卢征良:《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第125—126页)
水泥在建筑方面的巨大作用,与其原料构成、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中国的新型产业虽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技术密集型,但技术在其中的决定性影响无疑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师夷长技”产物的近代中国水泥业,在设备配置、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方面无疑是不能与西方水泥生产大国相比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比较缺乏,例如1930年比利时举办“国际西门土大会”,该会“为世界水泥专家所发起,专以研究水泥学为宗旨”。国民政府工商部本拟令国内各大水泥公司慎选人员,前往参加,但“各水泥公司实无适当人材可以出席”。(《国际西门土大会开幕,我国派凌鸿勋出席》,《申报》1930年7月9日,第13版)
在设备、技术与质量方面,中外近代水泥业到底差别如何?这些因素对近代中日水泥战有何实际影响?这是两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卢征良的两部新作,尤其是《东洋之灰》一书中对于启新洋灰公司、广东士敏土厂以及上海水泥公司等企业在设备更新、成本管控、制度改进、管理强化等方面的内容有所列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说明中国水泥企业“应战”的某些举措,但篇幅有限,论述不多,未能突出水泥企业的技术性特色。
当然,读者也会注意到卢征良在两本书中大量引用的国内相关水泥厂的厂史与厂志丛书,其中大部分是非常专业的内容,充满各种设备名称、型号,以及技术规则、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非专业人士一般“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由此引出了一个行业史书写的“专业性”与“大众化”如何兼顾的问题。所谓行业史的“专业性”,就是指能够基本反映行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流程,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有一定参考价值;所谓行业史的“大众化”,就是使专业著述能让一般大众读得懂,看得进去。照此一说,又引出一个问题:专业性的行业史与通行的科普读物如何区别?
在笔者看来,科普读物在大众化传播方面自有其长处,但毕竟不是学术著述。不过,其关注专业问题,并力求将其讲得通俗化的做法自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卢征良的这两部书虽然较好地呈现了中国近代水泥行业的部分宏观历史,但对于水泥行业内情,尤其是水泥专业问题的考论则较为有限。也就是说,卢征良较好地书写了中国近代水泥业的“外史”,但对于该业“内史”的研究尚可加深。如何做到行业史书写的“内史”与“外史”相结合,实际上也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愿学界同仁与卢征良教授一起努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