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做优做强人才“引、育、评、用、服”全链条保障,推进人才政策集成改革、人才要素加速集聚、人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整体重塑,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7月3日,江苏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人社系统推进人才工作进展情况。记者获悉,上半年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48万人,人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卓越博士后培养成效明显。发布2023年度卓越博士后计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揭榜领题榜单,遴选产生897名卓越博士后,新增进站博士后2160人,在站博士后达到1.16万人。高质量推进企业博士后载体建设,新建5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数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博士后载体1550家,其中博士后流动站30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38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10家,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在首届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评选中,我省博士后获得4金1铜好成绩,包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等4个赛道所有金牌。为持续打造品牌、抓好接续培养,江苏专门对2022年度入选的900名卓越博士后的科研进展、培养成效进行跟踪。
卓越工程师赋能产业发展。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成果、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适应先进制造业集群人才需求,依托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继续教育基地,会同省工信厅创新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定向培训6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达到30.84万人次。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工程专业职称评价制度落地见效,共评审产生1329名数字经济高级工程师,全省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63万人。全面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技能攻关中识别、评价、使用人才,支持762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1554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技能等级,推进亨通集团、沙钢集团、红豆集团、中天科技等“G42+”重点民营企业实现博士后工作站、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机构全覆盖,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海内外人才集聚效应显现。支持南京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支持苏州市面向全国举办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创业大赛,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建成首家省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全省共组织66场海内外招才引智专项活动。新建16个“江苏省留学人员之家”,累计建成90个省级以上留创园和42个省级留创示范基地,打造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海外人才专区,全省新增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员6646人。目前我省90%的留创载体位于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入园留创企业7000余家,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成为高新区引才兴业的新增长极。充分激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活力,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5369家,从业人员12.7万人,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100亿元规模。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实施技能就业、技艺攻关、评价赋能、职教强基、成长激励“五大行动”,充分发挥技能服务企业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创新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等质量评估体系(今年当期的就业培训上岗率41%、职工培训稳岗率89%、创业培训合格率95%),启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上半年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46.99万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建5所技工学校,聚焦数字技能、先进制造业、531产业链新增专业132个。强化技能评价机构质量督导,上半年共为63.74万人次提供技能评价服务,54.02万人次通过评价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数字技能领域取证11.74万人次。
人才成长发展生态更加优化。赋能宁苏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深化推动人才协同攻关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研究拟定人才协同攻关人才特殊调配办法,支持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人才组建攻关团队。会同省委人才办、省委编办制定出台省级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精准支持重点科研单位、重大项目平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统筹推进职称评价制度改革,出台或修订科学技术普及、卫生等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认定机制,部署开展全省高级职称检查评估工作。深化职业技能评价社会化改革,上半年遴选发布了第四批面向全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3家,全省备案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累计达到3696家。适应新职业(工种)劳动者技能评价和技能成才需要,新开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22个技能评价技术资源成果,制定发布工业电子技术士(中国台湾)等19个职业(工种)的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目录。
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表示,下一步,全省人社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基本原则,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对接国家和省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创新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计划,为“四个走在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
关键词: